回望iOS 7推出至今的界面設計趨勢

  現在,距離蘋果在2013年8月推出iOS 7,大改界面風格,已經有一年半的光景瞭。Android在此期間推出瞭自己的新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,而微軟也在醞釀對Windows Phone做出WP平臺推出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,為手機/平板和PC平臺完全融合做準備。

  此時此刻,回顧iOS 7,安卓和Windows Phone的變化,大傢的感受自然五味雜陳。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:

  1、iOS

  還在做擬物或者還喜歡擬物的人很痛苦。

  四葉的沈一鳴同學發瞭這麼一條微博:

  不過我倒並不以為然。

  雖然沒回復,但我能聽出他之所以有此一說是因為市場在給他答案。如果大傢都隨瞭iOS7 的“瑪麗”,你給他iOS6的“菩薩蠻”就沒好果子吃。

  “話題手機”錘子也是一樣的。我自打11月得到一臺以後,也沒有特殊的感受,就一直用到現在瞭,其實對它最恰當的評語就是“用著用著就習慣瞭”。但是,其他人看到以後的評價就是“這不就是一個蘋果4S的皮膚麼,都過時瞭”。

  做擬物比做扁平大色塊困難多瞭,因為細節多。細節越多,一個陶醉與自己手藝的設計師就越是容易陷進去,從而在細節上糾纏不休,並且看到貼吧裡有人挖出自己的彩蛋就興奮上一整天。

  如果你立志做一個“不朽”的東西,那麼在“速朽”的年代,痛苦和孤獨感幾乎是必然的。但是,永遠追逐流行,甚至不動腦子的迎合廣大用戶,真的是因此要被譴責的嗎?如果真是這樣為啥大傢都要“速朽”呢?也許那些細節上的精雕細琢,在便簽圖標裡面嵌入Here’s to the Crazy Ones,研究攝像頭圖標怎麼打光,到頭來真的就僅僅是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給感動瞭而已。

  2、Android

  安卓的最大問題(依舊)在於無法統一風格。不管用啥設計語言都可以,關鍵是別混在一起用,一亂肯定就難看。但安卓根本沒辦法掌控局面。

  和iOS相比,安卓對開發者的掌控能力打瞭很大的折扣。換句話說,Ive要大傢扁平大傢就跟著做瞭,但安卓的設計規范卻鮮見有人忠實跟隨到底。它是被打散瞭的,變成瞭分散的元素,拆散到圖標,漢堡菜單和其它地方,就是不給你統一起來。

  從Android L概念到棒棒糖上市的幾個月裡面,廣大開發者對Material Design幾乎無動於衷。它一定要漢堡菜單左上角有一個抽象的線條色塊背景圖,前景是用戶頭像;它一定要右下角有個小小的圓形按鈕,點一下出現最常用的功能。谷歌對細節規定的越是巨細無遺,大傢就越是不聽它的。

  是不是這個標準太難瞭呢?也許不是開發意義上的難,而是用戶要有學習成本瞭,不是一點即會?總之,給各種第三方ROM優化的界面或者界面元素,倒是最受安卓開發者歡迎。比如,有幾個軟件的logo默認就是MIUI的風格。還有,如果有電視盒子的應用,那麼在風格上也是MIUI的樣子最吃香。

  3、Windows (Phone)

  也許有人喜歡Metro的設計風格,並且就是因為這份“不跟隨”(諾基亞的最後一個廣告語),選擇瞭應用數量少得可憐的WP。因此,他們看到Windows 10將把一個完全不像Metro的界面帶入WP之後,頓時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也在情理之中。

  然而,這是為瞭最終的目標——融合——而做出的必要妥協。

  請自由暢想一下微軟在將來的系統過渡中逐漸拋棄x86架構,隻允許開發者開發XAML/WPF應用,Office、Adobe系列、AutoCAD和其他大型軟件都可以在你的Windows手機/平板上運行的美景。

  2月份,Office的Metro測試版已經準時擺上Windows應用商店。試用之後,我覺得它依然帶著很多的不習慣,依然無法完全替代桌面版Office,甚至不支持正文調用中文輸入法。然而,這就是方向,我正在使用的,就是總有一天會替代桌面Office的東西。而它一定會出現在你的Windows手機上。

  WP系統會丟掉現在叫得響的一批用戶,因為他們是在應用稀少的情況下僅剩的支持者,自然也是真愛。然而“他們丟掉的隻是鎖鏈——他們贏得的將是整個世界”(也許吧)。

  隻有愛是遠遠不夠的,不然我更希望WebOS能有復活的一天。